在惠立这样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精髓的双语学校,语文老师们将节日视为开展文化融合学习且深植于学生们内心的绝佳契机。
伴随着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来临,老师们在语文课堂上寓教于乐地组织了“设计中秋灯笼”、“图文介绍中秋美食”、“中秋诗配画”以及“中秋神话连环画”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也增加了对中秋节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把学生们的中秋作品选取并且展示出来作为环境创设的一部分,这些作品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小学部的集会上,师生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共庆中秋佳节。同学们先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了中秋节的两种由来,一种是源于中国古代祭祀中“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另一种是认为与秋收相关,人们借此来表达秋天的丰收的喜悦。之后,六年级的六位同学吟诵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最广为人知的中秋词作。在此基础上,老师为同学们拓展了白居易的《忆江南》的第二首词,借“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这两句词向师生们推荐了“如何度过一个有杭州味的中秋”——白居易认为是“在天竺寺寻中秋桂子以及观钱塘江大潮”。
之所以选这两首词在集会上分享,不仅因为这两首词本身造诣极高,更是由于这两首词的作者都和杭州密不可分。苏轼曾任杭州知州,疏浚西湖,还留下了有名的东坡肉。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留下了《钱塘湖春行》等佳作。后世的杭州百姓为了纪念他们两位,将我们西湖中两条有名的堤坝,分别命名为苏堤和白堤。我们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了解中秋诗词,了解我们的古代文化,也了解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
集会最热闹的部分是中秋知识竞赛,由20位班级学生代表组成的五个小组进行了对阵,每个小组现场助威团的热情都被点燃,台下的小观众们似乎比台上的选手还紧张和迫切,台上的小选手们当然也不负众望,最后A组、E组以18分的高分最终摘得桂冠。集会的尾声,由六年级的两位同学带来的古筝和小提琴合奏《我和我的祖国》让同学们在乐曲悠扬中回味着我们国家悠久的节日文化,也让惠立的每位学子在对中国文化和习俗的深入了解中更多了一份文化认同感,更多了一份文化自信。
中秋节除了孩子们喜欢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以及长辈们珍惜的阖家圆圆的机会外,它还带给我们美味的月饼、是欢快的假期,更是那份对家庭、对祖国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归属。
一轮明月,共度佳节,寄思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