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最新资讯
首页 惠立资讯 最新消息

大美数学 | 数学周精彩回顾

2021-11-17

 



 

 
数学不仅具有真理,还具有至高的美 —— 一种冷而严峻的美,一种屹立不摇的美,如雕塑一般,一种不为我们软弱天性所动摇的美。
 
伯特兰 · 罗素
 
 
本届数学周的主题为“大美数学“,初中部的学生们通过四种有趣的数学活动,多维度领略体会了了数学之美。

图形之美

学生们通过“分形”这一数学中极具代表性的几何图案,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数学作品。

数字之美

数独、数列、二十四点,这三个有关数字的经典游戏,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数字的规律与巧妙。

转换之美

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是“等量代换”。学生们学习了如何在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理解等量转换背后的原理和意义,体会到了数学在计算机等其他领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推理之美

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即为“数学推理”,推理是逻辑思维形成和锻炼的必要过程。学生们在思考逻辑推理的问题中,体会到了“头脑风暴”带来的思维碰撞与快乐。
 

 
“数学周”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活动内容也与惠立初中部的数学课程设置紧密相关。以“分形”活动为例:
 
  •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分数、比与比例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活动设置上,我们选取了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图案。

 
  • 八年级学生在去年的七年级课程中学习了图形的变换、旋转与放缩。因此,八年级的图案我们选取了旋转图形,使学生们的所学知识得

 
 
 
 
  • 九、十年级学生的前置知识为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十年级学生还学习过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图案的选择中,我们选取了“毕达哥拉斯之树”这一经典又美丽的图形。这个图案也出现在了本届初中部数学周的海报上。

 
数学之美不可言说,数学家形容一些独特的证明方法为“优美”,形容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与过程为一种“美感”,称数学工具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社会与哲学中能够培育出“美学”。我们希望惠立学子能够在本届数学周的活动中能更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之美”。数学周,我们明年再见!
 
 

 
本届数学周以“大美数学”为主题,旨在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之美随处可见。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世界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展板秀

– 做学习的主人

 
 
在数学周“我是小老师”的活动中,五、六年级的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以小组形式围绕问题独立收集资料,探索、解决问题。他们将自己所探索到的知识呈现在展板上,给一、二年级的孩子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户外数学课。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基于原本的课内知识对新的话题进行了拓展和深度学习。同时,在为大家进行展示和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提高了自信和数学的表达能力。

 

 

T台秀 

– 培养自信的惠立人

 

 

孩子们把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设计,制作成独一无二的“数学帽”或“数学披风”。在周一集会时,孩子们戴着自己设计的“数学帽”,披着“数学披风”,用自信的台步向大家展示身上的作品,给台下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原来数学可以变得那么美。”

 

“把知识写在数学帽上,我觉得自己戴上后都变得更聪明了呢。”

 

“做数学披风我花了很久的时间,但是我很喜欢,查阅单元内容时,我觉得每一个知识点都能配图表示,太有趣了!”

 

 

魔方秀

– 让兴趣引领学习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对魔方着迷,把魔方当作一个玩具。殊不知,他们在玩的就是“数学”。小学部举办了紧张刺激的玩转魔方大赛,小小的魔方在孩子们手中快速翻转,引来观众的一片惊叹。而在这看似缭乱的翻转中,隐藏的是一个个复原公式。孩子们需要手、眼、脑不断配合、发挥记忆力与空间想象力,才能完成小小魔方的复原。在惠立,我们努力让兴趣成为最好的引领者,带着孩子们不断学习。

 

 

24点大赛

 – 让游戏助力数学

 

学院制是惠立的一大特色,孩子们以学院为单位,通过学院活动认识、理解同学院的同学,建立深厚的社群纽带和归属感。本次数学周,惠立学子组成24点战队,为学院而战。游戏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思维的火花在空中碰撞,久久不能消散。

在杭州惠立学校,我们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问题导向式的差异化教学。我们的数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基础数学、实验数学以及双语数学。

  • 基础数学是指,义务制教育阶段内的所有知识点,我们都将涵盖。

  • 实验数学是指,我们在数学课堂当中穿插的数学实验活动,在活动当中,我们会更加关注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孩子在这当中体现出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

  • 双语数学更是我们学科的一大特色,老师们会在课程框架内融合国外优秀教学方式,每堂课都有一定的英语占比,这个占比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加。